1、黄芪,又称北芪或北蓍,亦作黄耆或黄蓍,常用中药之一,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主产于中国的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等地。春秋两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根头,晒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
1、黄芪是一种中草药。黄芪又被称作棉芪,是一种中草药。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黄芪的主要成分有三萜皂苷、黄酮、多糖、氨基酸等。其中,三萜皂苷、黄酮、黄芪多糖是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
2、黄芪是豆科类的植物。黄芪植株本身是绿色的,花是黄色的,叶子比较扁,是羽状复叶。一般用来入药的是黄芪的根茎,作为中药的黄芪是棕色或者黄棕色的,比较细长,切片的截面是黄色的。
3、黄芪是一种中药名,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的根,是一种历史非常悠久的中药。春、秋季采挖,除去泥土、须根及根头,晒至六七成干,理直扎捆后晒干即可。
4、黄芪是豆科黄耆属植物。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羽状复叶有13-27片小叶,长5-10厘米。
5、huáng qí 黄芪,中药材名。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的根。春、秋季采挖,除去泥土、须根及根头,晒至六七成干,理直扎捆后晒干。功能主治为: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
6、黄芪-原植物 中药名:黄芪 汉语拼音:huáng qí 保护级别:3 黄芪,又称北芪或北蓍,亦作黄耆或黄蓍,常用中药之一,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主产于中国的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等地。
黄芪的功效和作用提高抗病能力:黄芪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蔗糖、皂甙、氨基酸以及锌、硒等微量元素,对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提高肺部的抗病能力有很好的作用。还可以提高脾脏的能力,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
中药材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作用补脾益气。黄芪对于无食欲、大便稀薄及没有精神力和脾气虚所致的拉肚子等症状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这也是黄芪的功效与作用中较为突出的一点,另外,黄芪常与党参、白术、淮山、及炙甘草在一起搭配使用。
功效作用 抗病毒, 生黄芪所含生物碱、黄酮和苷类等均有直接抑杀病毒的作用,还可通过干扰素或提高NK细胞活性等作用间接发挥抗病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