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用短粒米:短粒米的淀粉含量较高,煮熟后更容易形成黏稠的质地。增加米粒和水的比例:将米粒和水的比例调整为1:8或1:9,煮熟后粥的浓稠度会更高。
用电饭煲就很简单了,基本上不用理,比煮饭放的水多一些,米跟水的比例是1:3就行了,最好加点油,到一定时间就打开搅拌一下。
控制热度。用大火煮开,然后转小火,也就是小火。要想让粥变得粘稠,就要让米饭中的淀粉尽可能的溶入汤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加快米粒、锅壁和水之间的摩擦。所以米饭一定要煮,保持粥锅里的水沸腾。
如果想要喝更浓稠的粥,那么可以适量的放一些食用碱,或者小苏打来增加粘稠度。还可以用水淀粉进行勾芡,也能够让粥变得更加的浓稠。并且在煮粥的时候,一定要控制水的放入量,不能够过多,也不能够过少。
浸泡在米下锅之前,首先要用冷水浸泡半小时,这样可以使米粒膨胀开来,如果以后不仅节省煮粥的时间,还可以使得熬出来的粥口感更好。
浸泡 煮粥前先将米用冷水浸泡一小时,让米粒充分膨胀开。这样做的好处:熬起粥来节省时间;搅动时会顺着一个方向转;熬出的粥口感好。
熬粥的时候可以中途加水。因为水放少了,米放多了,所以熬的粥特别黏稠,没有米汤了,所以要往粥里面加一些水。这是为了怕粥干锅,糊锅底的粥就没办法喝了。
浸泡 煮粥前先将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时,让米粒膨胀开。这样做的好处是熬起粥来节省时间,且搅动时会顺着一个方面转,熬出的粥酥、口感好。
选择合适的米如果想要做出特别浓稠同时又特别香的粥,那么首先我们需要注意的就是得选择合适的米了。
1、熬粥的时候,如果水放少了,可以中途加水,这是避免粘锅底。通常要一次将水放足,熬出来的粥才会黏稠,才会好吃,中途加水以后粥就会很稀,影响口感。熬粥的时候可以中途加水。
2、要想使粥粘稠,必须开水下米,以使粥锅内水保持沸腾,盖上锅盖到文火熬20分钟时不停地搅动,一直持续约10分钟,到呈酥稠状出锅为止。煮粥前,可以先将米用冷水浸泡半个小时,让米粒充分吸收水分膨胀。
3、米要先泡水:淘净米后再浸泡30分钟,米粒吸收水分,才会熬出又软又稠的粥。熬一锅高汤:为什么外面的粥总比自己做的多一点鲜味?最大的秘诀就是先熬一锅高汤。
4、先将煮熟的干米饭盛到锅里。再往锅里添水,水的多少可以自己控制,喜欢吃稀粥就可以放的多些,喜欢吃稠粥就可以放的少些;加入一小匙的面碱(是面碱不是水碱)。
1、大火将水烧开,下入食材,然后转小火慢慢熬,熬的时间越长,熬出的粥就更粘稠。如果想再粘稠一点,那需要加一点点食用碱或者小苏打,会增加粥的粘稠度。但加这两样会破盐食材的中的维生素,如果介意的话就不要加了。
2、要想让粥变得粘稠,就要让米饭中的淀粉尽可能的溶入汤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加快米粒、锅壁和水之间的摩擦。所以米饭一定要煮,保持粥锅里的水沸腾。不要小看火的变化,粥的香味就是从中来的。
3、要想使粥粘稠,必须开水下米,以使粥锅内水保持沸腾,盖上锅盖到文火熬20分钟时不停地搅动,一直持续约10分钟,到呈酥稠状出锅为止。煮粥前,可以先将米用冷水浸泡半个小时,让米粒充分吸收水分膨胀。
4、开水下锅,煮百米粥的时候一定要开水下锅,开水下锅能避免大米粘锅。而且它比冷水熬粥更省时间。这样熬出来的白米粥也可以让米粒颗颗饱满、粒粒酥稠。
5、浸泡:煮粥前先将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时,让米粒膨胀开。
6、熬出粘稠的米粥的方法:大米洗干净后浸泡半小时,分成小包放在冰箱冷冻12个小时。可以一次多泡一些,这米能放在冰箱2个月左右,随吃随取。米和水的合理配比是1:8~1:10,且水要一次性加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