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先泡水再熬煮更软更稠 淘净米后再浸泡一段时间(适当浸泡30分钟~2小时,但也不宜太久,泡太久容易造成营养流失)米粒吸收水分,才会熬出又软又稠的粥,而且还比较省火。
1、先将煮熟的干米饭盛到锅里。再往锅里添水,水的多少可以自己控制,喜欢吃稀粥就可以放的多些,喜欢吃稠粥就可以放的少些;加入一小匙的面碱(是面碱不是水碱)。
2、在锅中放入剩下的白米饭,按照米饭和水1:2的比例,在锅中加入水。用大火煮,煮的时候用筷子不断的搅拌。水烧开后,改用小火焖煮20-25分钟左右即可。
3、冷水浸泡,煮粥前先将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时,让米粒膨胀开。这样既可以缩短煮粥时间,还能在煮粥时便于我们顺着一个方向搅动, 煮出的粥也会软烂可口。
4、剩下的白米饭煮粥可以将剩余的白米饭放入锅中,加入清水,水的量要稍微多一些,大约是米饭的3-4倍。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20-30分钟,期间需要不断搅拌,以免米饭糊底。
1、将大米淘洗两遍就行了,一碗粥只要小半碗米就行了。米洗好后放到冷冻室冻上半天。吃饭前十五分钟拿出来,放到锅里煮,半碗米加上一碗半水就够了。中火烧开后转小火,煮十分钟。
2、桂圆粟米粥 桂圆肉15克,粟米100—200克。将桂圆肉洗净与粟米同煮。先用武火煮开,再用文火熬成粥。桂圆肉性味甘温,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核桃粥 核桃肉20克,粳米100—200克。
3、先用大火,把水烧开,这样加快米熟的速度,也就会缩短做饭用的时间。然后接着改为小火熬粥,这样有什么好处呢,一个是免得锅内的米沸腾到锅盖上,一个是这样慢熬,会使得粥更有味道,更稠,更可口。
4、把火调成大火,不用盖盖子,用勺子不停的搅拌,把米浆给搅拌出来,不搅拌的话煮出来的米粥会比较黏稠,但是喝起来不顺滑,这样熬出来的大米粥也不粘锅。搅拌一分钟后就可以关火,盖上盖子焖两分钟就可以盛出来了。
1、正确的做法是:粥底是粥底,料是料,应分别焯煮,最后再搁一块熬煮片刻,且绝不超过10分钟。这样熬出的粥品清爽不浑浊,每样东西的味道都熬出来了又不串味。特别是辅料为肉类及海鲜时,更应将粥底和辅料分开。
2、开水下锅,一般煮粥时都是冷水,而真正的好方法却是用开水煮粥,冷水煮了粥要糊底,开水下锅就不会有此现象,而且,他比冷水煮粥更省时间3火候,先用大火煮开,再转小火熬煮约30分钟,火的大小转换直接关系。
3、在煮粥前先将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时,让米粒膨胀开。这样做的好处是熬起粥来节省时间,且搅动时会顺着一个方面转,熬出的粥酥、口感好。很多人都喜欢用冷水加米一起煮粥,而真正的行家却是用开水煮粥。
4、先将煮熟的干米饭盛到锅里。再往锅里添水,水的多少可以自己控制,喜欢吃稀粥就可以放的多些,喜欢吃稠粥就可以放的少些;加入一小匙的面碱(是面碱不是水碱)。
1、鸡蛋红糖小米粥:材料:新鲜小米100克,鸡蛋3个,红糖适量。制作:先将小米清洗干净,然后在锅里加足清水,烧开后加入小米;待煮沸后改成小火熬煮,一直至煮成烂粥;再在烂粥里打散鸡蛋、搅匀,稍煮放入红糖即可食用。
2、粥的做法有很多种,比如油盐白粥、生滚田鸡粥、田螺芋头粥、生菜鲮鱼球粥、柴鱼花生粥、淡菜皮蛋粥、咸蛋菜心粥、萝卜火腿粥等等。猪肝绿豆粥 新鲜猪肝100克,绿豆60克,大米100克,食盐、味精各适量。
3、大米洗净,干白菜洗净切碎。锅内放清水,加入大米煮至黏稠,加干白菜、玉米粒煮至熟烂,以盐调味即成。
4、二十种粥的配方和制作方法(篇幅有限,剩余方法可点击链接获得):菠菜粥 原料:菠菜、粳米各250克、盐适量。做法:将菠菜洗净,在沸水中焯一下,切段,备用。
5、花生红枣粥 材料:大米,山药,枣,花生。
1、将大米淘洗两遍就行了,一碗粥只要小半碗米就行了。米洗好后放到冷冻室冻上半天。吃饭前十五分钟拿出来,放到锅里煮,半碗米加上一碗半水就够了。中火烧开后转小火,煮十分钟。
2、步骤一:准备好大米和锅具。步骤二:倒入250克大米。步骤三:清水稍淘二遍即可。步骤四:放入适量的清水,放至煤气灶上,加盖大火。步骤五:滚开后,转小火。步骤六:煮约8~10分钟。步骤七:煮至粘稠即可出锅。
3、将米75克淘洗干净(煮好的粥大约是三碗)。加入10倍左右的水,放在电磁炉上。水开后,转小火,煮三十分钟。煮好后,放入枸杞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