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主要涵盖以下城市:北京:中国的首都,政治、文化、科技、国际交往中心。天津: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工业基地和物流中心。
京津冀整体功能定位: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
北京功能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功能定位: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该规划对京津冀三地未来发展方向有明确定位。北京城市功能定位是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以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及餐饮业为主。
天津的功能定位是“一基地三区”,是天津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定位,即“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法律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结构等内容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同时明确区域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三省市规划之间的协同程序,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为国家战略规划的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答案】:C、D、E 本题考查的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目标与任务。北京功能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选项C、选项D属于天津功能定位;选项E属于河北功能定位。
近日,京津冀三地共同发布了《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2017-2030年)》。这是我国首个跨区域的人才规划,也是首个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人才专项规划。
第一,积极探索区域协调建设与发展新机制,消除条约要素跨区域流动的制度瓶颈,推进跨区域政策协调、利益补偿、公共服务均等等关键领域政策创新。以便在三个省市之间产生协同作用。
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考虑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通过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来带动京津冀的协同发展。与此相配合的还有环渤海的发展战略。
三大战略是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中的“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央决定,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
区域发展“三大战略”是指:“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
京津冀一体化规划的目标 京津冀一体化规划的主要目标是构建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格局。具体来说,京津冀一体化规划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推动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有了细化清单和路径设计后,还得三地踏石留痕的执行力,并重视改革驱动的作用,用改革为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势能动能。
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最关键是要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这样的思维,破解协同发展中存在的诸多体制机制的障碍。在《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从三个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关部门颁布了很多的规划纲要。在规划纲要的带领下,三个城市协同发展。同时也带领了三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以及旅游业的发展。而且京津冀一体化也得到了国家,以及很多有关部门的支持。
一批专项规划、重大政策、重点项目、重要事项落地见效,体制改革、创新驱动和试点示范深入开展,协同创新共同体加快打造……正是在狠抓落实中,京津冀一体化的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1、京津冀疏解对象包括高消耗产业、部分教育、医疗和一些社会公共服务功能、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
2、北京市将通过“禁、关、控、转、调”五种方式来完成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产业目标。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对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先导作用。
3、重点是疏解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区域性专业市场等部分第三产业,部分教育、医疗、培训机构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和企业总部等四类非首都功能。
尤其要推动市场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促进要素资源的充分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河北以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为主,京津冀一体化将促进河北经济、交通、贸易发展。 在此过程中,河北承接京津的重工业以及部分轻工业,对于环境考验较大,但随着京津冀三地统一标准以及联合治理或许有较大改善。
联合为先,统一思想: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需要各方的联合行动,惟有联合,才能互利;惟有联合,才能共赢;惟有联合,才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