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压的大小决定于全溶质粒子(分子及离子)的浓度,此浓度称为渗透浓度。非电解质溶液,渗透浓度与摩尔浓度是一致的,渗透压与摩尔浓度大致呈正比,但电解质溶液则不同。
而当右侧液面升高至一定高度,两液面差压力等于此时右侧盐水的渗透压,达到平衡,液面不再变化。
你可以这样理解,盐水的浓度大,渗透压大,对水的吸引力很强,于是左边的水开始向右侧渗透。
渗透平衡是由在半透膜处两侧的压强决定的,压强有两种:渗透压和正常物理中所说的压强。渗透压就和浓度相关了,同种物质的溶液,浓度越大渗透压越小(楼主可以去百度“水势”这个概念)。
1、上式称为范托夫公式,也叫渗透压公式。c为摩尔浓度,单位:mol/L,也可以算作C=n/V(物质的量(mol)/体积(L))。R为理想气体常数,当π的单位为kPa,V的单位为升(L)时,R值为314J·K-1·mol-1。
2、渗透浓度计算公式:πV=nRT或π=cRT。其中:π:渗透压;V:溶液体积;n:物质的量;c:物质的量浓度;R:理想气体常数;T:热力学温度。
3、渗透浓度的计算公式是πV=nRT或π=cRT12。计算公式详细解析:π指渗透压;V指溶液体积;n指物质的量;c指物质的量浓度;R指理想气体常数;T指热力学温度。
物质的量浓度,渗透压就是用摩尔浓度计算的。质量浓度就是溶质质量除以体积,摩尔浓度就是溶质的摩尔数(微粒个数)除以体积。
质量浓度和溶液的浓度的区别在于计量的单位和描述的方式不同。质量浓度是以溶质质量为基础,以质量单位和体积单位来表示溶质在溶液中的含量;而溶液的浓度是以溶质的摩尔数为基础,以摩尔浓度来表示溶质在溶液中的含量。
渗透浓度定义为渗透活性物质(溶液中产生渗透效应的溶质粒子)的物质的量除以溶液的体积。物质的量浓度指的是溶质的浓度。区别在于渗透浓度是离子状态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是以物质计算。
1、非电解质溶液,渗透浓度与摩尔浓度是一致的,渗透压与摩尔浓度大致呈正比 但电解质溶液则不同。例如,NaCl溶液,因为其能解离成Na+和Cl-两个离子,所以,其渗透浓度为其物质的量浓度的2倍。
2、不一样。mOSM/L:是渗透压的单位,即渗透克分子,简称毫渗/升。mOsm:用1升中所含的非电解质或电解质的毫摩尔表示,称为毫渗透摩尔。渗透压osmoticpressure。渗透压的大小决定于全溶质粒子(分子及离子)的浓度。
3、渗透浓度的单位是渗透压。这是一个非SI测量单位,它定义了对溶液渗透压有贡献的溶质摩尔数。一毫渗透摩尔(mOsm)是渗透压的1/1,000。微渗透压(μOsm)(也拼写为微渗透压)是渗透压的1/1,000,000。
渗透浓度(osmotic concentration)是用来描述溶液中溶质对水的吸引力或渗透压力的一种概念。
渗透浓度的单位是渗透压。这是一个非SI测量单位,它定义了对溶液渗透压有贡献的溶质摩尔数。一毫渗透摩尔(mOsm)是渗透压的1/1,000。微渗透压(μOsm)(也拼写为微渗透压)是渗透压的1/1,000,000。
渗透浓度的计算公式是πV=nRT或π=cRT;其中:π指渗透压;V指溶液体积;n指物质的量;c指物质的量浓度;R指理想气体常数;T指热力学温度。渗透压的大小决定于全溶质粒子(分子及离子)的浓度,此浓度称为渗透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