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閟阁墨竹图》这幅经典国画竹子作品,就是柯九思为倪瓒画的,“清秘阁”是倪瓒的斋号。
1、画竹子出名的画家有很多,清代:郑板桥 民国:吴昌硕 任伯年 近代:齐白石 现代:刘海青 郭海林 张利等。刘海青,职业画家,一级美术师,张大千再传弟子。
2、李衎尤善画枯木竹石,善画墨竹,双钩竹尤佳,和赵孟頫、高克恭并称为元初画竹三大家,著有《竹谱详录》,对于竹子的形态、性质、画法有详细的论述。代表作有《竹谱》《四清图》《沐雨图轴》。郑板桥 书画家、文学家。
3、《雪竹图》传为五代南唐画家徐熙所作,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4、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罗聘 罗聘(1733-1799),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
5、画竹子最厉害的画家如下:第一位:潘天寿 潘天寿,浙江宁海县人,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颐、阿寿、雷婆头峰寿者等。
郑板桥简介: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其中画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画竹子最厉害的画家如下:第一位:潘天寿 潘天寿,浙江宁海县人,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颐、阿寿、雷婆头峰寿者等。
《清閟阁墨竹图》是元代著名书画家柯九思所作,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柯九思博学能诗文,素有诗、书、画三绝之称。他的绘画以“神似”著称,尤擅画竹,这也是他最喜欢的作画题材。
1、第一位:潘天寿 潘天寿,浙江宁海县人,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颐、阿寿、雷婆头峰寿者等。平生积极从事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工作,为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为培养美术人材等方面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2、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3、画竹子的画家最有名的是郑板桥。郑板桥(原名郑燮,1693年11月22日-1766年1月22日),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朝学者、书画家、“扬州八怪”代表人物。
4、画竹子最著名的画家是郑板桥。郑板桥(原名郑燮,1693年11月22日-1766年1月22日),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朝学者、书画家、“扬州八怪”代表人物。
是郑板桥 1693 -1765 清代著名画家。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工诗、词,善书、画 。 诗词不屑作熟语 。 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
清朝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板桥是他的别号。他生于一六九三年,卒于一七六五年,祖籍江苏扬州兴化县人。他出生在书香门第之家。
郑板桥(1693年-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
郑燮是清朝文人,后改名为郑板桥,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
李衎尤善画枯木竹石,善画墨竹,双钩竹尤佳,和赵孟頫、高克恭并称为元初画竹三大家,著有《竹谱详录》,对于竹子的形态、性质、画法有详细的论述。代表作有《竹谱》《四清图》《沐雨图轴》。郑板桥 书画家、文学家。
《雪竹图》传为五代南唐画家徐熙所作,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高克恭,字彦敬,号房山。擅画墨竹及山水,师文同、米芾父子,兼取董源、巨然、李成诸家之长,成自家一体。高克恭传世的画竹作品只有一件,用笔温和沉静,条理清晰,竹与脚下之石相呼应,可谓“竹石有情”。
夏昶(1388——1470),迄今为止,中国画历史上画竹最好的画家,明代人,字仲昭,号自在居士,江苏昆山人。他绘画讲究法度,结构严谨,起笔收笔均以楷书入画,画竹几乎不见复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