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加热,葡萄糖中含多个羟基,多羟基都可以与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形成绛蓝色溶液,乙二醇、丙三醇等都可以,主要是形成了配合物。但加热后,就能发生醛基的反应,生成Cu2O红色沉淀。
反应方程式:反应的方程式如下所示:C6H12O6 + 2Cu(OH)2 → C6H12O7 + 2Cu(OH)2 反应机理:在这个反应中,葡萄糖(C6H12O6)是还原剂,而氢氧化铜(Cu(OH)2)是氧化剂。
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若不加热,葡萄糖中含多个羟基,多羟基都可以与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形成绛蓝色溶液,乙二醇、丙三醇等都可以,主要是形成了配合物。
葡萄糖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方程式:CH2OH(CHOH)4CHO+2Cu(OH)2-加热-CH2OH(CHOH)4COOH+Cu2O↓+2H2O。属于氧化反应。
1、反应过程:在实验中,通常将氢氧化铜的粉末或溶液与葡萄糖的溶液混合。当这两种物质接触时,氢氧化铜的氧氧化葡萄糖的一部分碳原子,同时自身被还原。
2、若不加热,葡萄糖中含多个羟基,多羟基都可以与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形成绛蓝色溶液,乙二醇、丙三醇等都可以,主要是形成了配合物。但加热后,就能发生醛基的反应,生成Cu2O红色沉淀。
3、葡萄糖分子中含醛基,具有还原性,可被新制氢氧化铜氧化。实验操作:在试管里加入2 mL 5%的NaOH溶液,滴入2%的CuSO4溶液5滴,混匀,再加入2mL10%的葡萄糖溶液,加热,观察现象。
4、葡萄糖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5、氢氧化铜(斐林试剂)在加热条件下与醛基反应,被还原成砖红色的沉淀,可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存在。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深蓝色→黄色(CuOH沉淀)→砖红色(沉淀)。
1、CH2OH(CHOH)4CHO+2Cu(OH)2---加热→CH2OH(CHOH)4COOH+Cu2O↓+2H2O。葡萄糖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2、CH2OH(CHOH)4CHO+2Cu(OH)2+NaOH---CH2OH(CHOH)4COONa+Cu2O+3H2O 这是现行高中人教版教材中的写法。
3、葡萄糖氢氧化铜浊液颜色变化碱性环境在现行化学教材中,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实验,常被用来引导学生判断葡萄糖分子中具有醛基的结构,是一种醛糖。
4、CH2OH(CHOH)4CHO+2CU(OH)2→加热CH2OH(CHOH)4COOH+CU2O↓+2H2O氧化铜要新制,用酒精加热至沸腾,但温度不能太高,否则氢氧化铜会分解成氧化铜,现象是有沉淀生成。
5、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方程式如下:c6h12o6 2cu(oh)2 → ch2oh(choh)4cooh cu2o↓ 2h2o 反应条件是加热。
6、是络合反应,多羟基的物质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均会生成绛蓝色溶液,这是与葡萄糖中的羟基有关。发生菲林反应,即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才是与醛基有关。
反应方程式:反应的方程式如下所示:C6H12O6 + 2Cu(OH)2 → C6H12O7 + 2Cu(OH)2 反应机理:在这个反应中,葡萄糖(C6H12O6)是还原剂,而氢氧化铜(Cu(OH)2)是氧化剂。
CH2OH(CHOH)4CHO+2Cu(OH)2 =CH2OH(CHOH)4COOH+Cu2O+2H2O。若不加热,葡萄糖中含多个羟基,多羟基都可以与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形成绛蓝色溶液,乙二醇、丙三醇等都可以,主要是形成了配合物。
葡萄糖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方程式:CH2OH(CHOH)4CHO+2Cu(OH)2-加热-CH2OH(CHOH)4COOH+Cu2O↓+2H2O。属于氧化反应。
葡萄糖可以和新制的氢氧化铜[Cu(0H)2]加热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氧化亚铜(Cu20)。
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若不加热,葡萄糖中含多个羟基,多羟基都可以与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形成绛蓝色溶液,乙二醇、丙三醇等都可以,主要是形成了配合物。
反应方程式:反应的方程式如下所示:C6H12O6 + 2Cu(OH)2 → C6H12O7 + 2Cu(OH)2 反应机理:在这个反应中,葡萄糖(C6H12O6)是还原剂,而氢氧化铜(Cu(OH)2)是氧化剂。
葡萄糖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